2017/08/28 12:52:45 聯合新聞網 讀.書.人
文/泰德.喬亞
爵士樂的脈動(或者說,搖擺)
我聽爵士樂會聽的第一個要素,就是樂團各個樂手間,節奏合而為一的程度,有些爵士樂評人或許會將此稱為「搖擺」(swing)。「搖擺」當然是爵士樂的一環,至少大多數爵士樂演奏是如此,但「搖擺」不只是讓你不禁打拍子的那股勁兒而已。你聽頂尖的爵士樂團演奏,會聽到不同成員的節奏猶如合體,悅耳中帶著某種程度的神祕交流,卻又有種難以定義的奇趣。不妨聽聽幾個以大膽創新聞名的節奏組,你會聽見某種互相矛盾的合作關係,就像二戰前幾年的貝西伯爵(Count Basie)樂團、一九六〇年代初的比爾‧艾文斯(Bill Evans)三重奏、六〇年代中期邁爾士.戴維斯(Miles Davis)和約翰.柯川(John Coltrane)的樂團;又或者像維杰‧艾耶(Vijay Iyer)、布瑞德‧梅爾道(Brad Mehldau)、傑森.摩倫(Jason Moran)這些當代樂手領軍的樂團。樂手之間互相配合,各自的強項卻又十分明顯。從某種角度來看,他們在隨和的同時也極為強勢。在這動聽的你來我往間,匯聚成整體的綜效,是各樂手個性融為一體的結晶。這種音樂的律動,因此生氣盎然,力道十足。
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,去聽業餘樂團演奏,你會發現他們使盡渾身解數,就是沒有這種舉重若輕的功力。其實聽這些還不成氣候的樂團,搞不好對「搖擺」會懂得更多。我在本書中會不時建議你,觸角伸遠一點,去聽技巧平平的樂手表演。你八成會在心裡先打個問號,這也難怪,哪個音樂老師會教學生多注意差勁的演奏?但我深信,唯有一直聽、用心聽二流的表演,你才能真正欣賞世界級樂手的成就。所幸這年頭要辦到這點並不難──只要去YouTube搜尋「學生爵士樂團」(student jazz band)即可,找初級與中級程度樂團的表演,聽個十幾場下來,你就能領略這些人與頂級職業樂團的差距。業餘樂團最大的問題,就是很難融為一體。從他們的演奏,就聽得出其中緊張的關係。你馬上可以感覺他們的「搖擺」中帶著拖沓,一如需要調整引擎的車,樂手都不在最佳狀態。
有三種曲子,是評估爵士樂團節奏能否合體的指標。第一種(或許也最顯而易見)是:樂團能不能應付超快的速度?速度超過每分鐘三百拍,尤其是接近三百五十拍時,各樂手能齊步演奏,已是一大挑戰,遑論還要維持舉重若輕的「搖擺」。回首爵士樂演進的歷程,你會發現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五〇年期間的樂手,比較能駕馭這種嚇人的超高速。今天的爵士樂手與這些前輩相較,在很多方面的訓練都比較好,尤其現在更可用有系統和符碼化的方式,吸收、仿效演奏技巧,但這種神速節拍,仍是相當的考驗。當然,並不是「展現高速連發奇技」就叫爵士樂,老實說,有些即興表演的樂手,會盡量避免這種快節奏,這也情有可原,我懂。就算天時地利人和,要把你腦中所想如實轉到你手上的樂器,已經很難,碰上超快速時,樂手往往會仰賴自己的直覺與反射動作,而不會在當下以旋律即興表現。話雖如此,聽到一流爵士樂團在快節奏下盡情揮灑,那快感真是無與倫比。同時,這種速度也足以評斷樂手駕馭樂器的功力是否爐火純青。
只是,說來你可能不信,慢到不行的曲子,其實很可能比熱鬧的快歌還困難。你可以試試,聽各色各樣的樂團演奏每分鐘約四十拍的爵士樂,你會發現有些樂團做來游刃有餘,但也可能滿常聽到某些演奏中,有明顯的緊張與彆扭,樂團中甚至可能還會有某人(或某些人)為此把拍子加快兩倍,也就是說,他演奏的是拍與拍之間清楚區隔的節奏模式。這麼做倒未必是為了動聽,而是因為節拍之間有清楚的指標,比較容易讓整個樂團有整齊的表現。有時整個節奏組會把節奏加倍,於是突然間整個曲子的速度就像快了兩倍,慢板抒情曲也變得像舞曲。我不會說這麼做一定有錯──聽眾有時就是喜歡抒情曲帶點動感。只是我評估樂團的技巧水準時,會想聽各個樂手怎麼處理較慢的曲子,是否有呼吸空間?是否如行雲流水?是否如夢似幻、舉重若輕?還是生硬笨拙?假如你發現樂手把速度加快兩倍後,演奏起來更放得開(往往也是如此),這多半代表他們演奏慢板的技巧略遜一籌(若真能有兩種實例比較當然最好)。
但我發現還有第三種曲子,或可說是評估樂團節奏一致程度更好的指標。我從未聽過有人用這類曲子來評斷「搖擺」,但我深信,若要評估一群樂手能否合作無間,融為一體,這應該是最理想的指標。這種曲子的節拍,比人類一般心跳稍快一些,速度不上不下,恰好介於「慢速」與「中等」之間。當輕飄飄的抒情曲嫌太快;說是中等速度的活潑曲子又太慢。這種曲子演奏起來要輕鬆寫意,卻必須展現明顯的力道。很多樂手都會忍不住想趕拍,因此碰上這種曲子,最後多半會把曲速變成容易搖擺的那種。有些樂手則戰戰兢兢,把每拍的時間抓得滴水不漏,演奏卻變得死板拖沓。但換成一流的爵士樂團,處理起來就是如魚得水,奏出的樂音宛如呼吸,順暢自然,不疾不徐,也不會戛然而止。你若想了解這是何等精湛的演奏技巧,可以聽聽貝西伯爵〈Li’l Darling〉一曲的錄音。只是,當然,令人啼笑皆非的也就在此:這首曲子乍聽之下一點都不難,但這正代表樂手能完美駕馭這樣的節拍。
哪怕是超快速的節拍,我也會看樂手是否同樣能舉重若輕。這樣講,好像和我前面說的有點矛盾,不過這也不算什麼鐵律──偶有樂團表現得幾近失控,彷彿下一秒就要崩盤,我一樣聽得很高興。不過這可是高難度特技,鮮少有樂團能次次成功。在「遊走邊緣」與「墜落深淵」之間,只有些許空間。我心目中能駕馭飛快節拍的樂團,首推亞特‧布雷奇(Art Blakey)的「爵士信差」樂團(Jazz Messengers),與奧斯卡‧彼得森(Oscar Peterson)三重奏。無論速度快慢,他們總能掌控全場。音樂快歸快,他們奏來卻從不急迫,也不費力。
要聽樂團是否合拍,還有最後一個訣竅。倘若樂手之間能相輔相成,其實每人未必要演奏那麼多音符。負責獨奏的人可以隨意拋出幾個樂句,而每一句好像都到位;負責伴奏者不必使出全力,也無損整個樂團的搖擺程度。但反過來,要是樂手之間一旦節拍對不上,大家都難免更求表現(我清楚這點,自然也是因為慘痛的過來人經驗),這幾乎是直覺反應,和二流籃球隊沒兩樣。上場的五人無法團結為「一隊」時,球員往往忘了比賽才是關鍵,人人開始獨立作業,找對手單挑。舞台如球場,樂團成員即使各顯神通,也無法取代精湛的整體表現。
你在運用這些聆聽策略時,會發現你評斷音樂的同時,也在評斷自己。你聽的爵士樂手,若掌控節奏的本領已臻最高境界,你也會更融入那行雲流水般的樂音,演奏聽來也更加動人與過癮。演奏者的自信會化為一種氣場,讓聽眾自然而然覺得一切理應如此。這已經超越了主觀反應。你可以和別人一起練習聽爵士樂,互相比較各人播放清單上的各個爵士樂團,對照你們的評估結果。按照樂團節奏一致性、演奏流暢度、掌控節拍的本領等,一一評分。聽多了,你應該會發現自己給分的排序,和老經驗的樂迷差不多。當然,評分時難免受個人喜好影響。有人喜歡動感飛快,有人偏好沉靜閒適,但這兩種樂迷,都分得出頂尖與平庸之才。你一旦具備「感受」節奏的能力,也就代表你對爵士樂的理解與欣賞能力,已經躍進了一大步。